范迪钊:昔日“老男孩” 今日私募人

饶玉哲 / 中国基金报   2015-03-16 本文章192阅读

“要做成一件事情要花很多精力,很多事情并不是天经地义的。”虽然自公募基金离职的时间不长,范迪钊已经感受到创业的不易,他于今年2月创立上海兆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,据其透露,目前公司还在筹备产品。

寻找投资的本质

自2013年初至2014年初大盘下跌约10%,而国泰基金多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表现优异,幕后功臣是5位自嘲为“老男孩”的基金经理,范迪钊就是其中一位。不过,范迪钊并非不得志的老男孩,他在证券市场从业超过15年,离职前曾同时管理着社保基金和3只公募基金。

“在公募工作久了就会有疲倦感,尤其是长期业绩还不错,自己始终处于‘舒适’的状态,继续前进的动力不足,就产生了危机感。而且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排名,我觉得这或许不是投资的本质。”提起创立兆天投资的初衷,范迪钊如此表示。

范迪钊称,去年,一家大型券商欲与国泰基金合作发行由范迪钊管理的定制基金,“在预热路演时,券商客户经理的工作热情和专业精神深深感染了我,他们的期望越大,我的心理压力就越大,因为当时我已经有了离职的想法。”他称,在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,他向领导坦陈了自己可能会有其他想法。

范迪钊在国泰工作10年,卸任基金经理时自然十分留恋和不舍,“国泰平台很好,我所有的A股投资经验都是在这里积累的,同时也留恋公募基金的氛围,可以很单纯地从事投资。”

重视起步 兼重结果和过程

万事开头难,范迪钊对此有深刻体会。

“私募是竞争更为激烈的红海,没有进入壁垒,但最终要靠业绩说话。市场可能只给一次机会,如果第一只产品一年业绩没有做好,未来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发产品,也就无法再证明自己的投资能力,这是很残酷的。”范迪钊认为,私募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,如果客户中途退出,再优秀的投资理念都是空谈。

范迪钊认为,在产品成立之后,如何把业绩做好才是最大的挑战,“虽然我对市场充满敬畏,但我对自己的投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。”

私募基金追求绝对收益,范迪钊明白其中的挑战,“调整仓位非常重要,踏错风险要远大于踏空风险,因此未来怎样把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与自上而下的仓位控制相结合,是一个很大的挑战。”

范迪钊看好未来的资本市场,“不必纠结于具体经济形势或者企业盈利增速,从去年下半年起,高回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越来越少,沉淀其中的大量资产有重新配置的需求,这并不会随企业基本面变化而变化,由此来看,未来几年股市不会太差。”

范迪钊认为,单纯的周期性行业机会不大,未来一定是互联网的天下,但金融、商业、家电、汽车等传统领域如果与互联网相结合,或将有很大弹性。

关注